择文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择文小说网 > 夜夜赴荒原 > 第19章 战船

第19章 战船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尽管休息不到两个时辰,但二人的精神还是十分饱满。

简单洗漱完毕,吃过早饭后,方绾宁迈着小短腿抱着图稿跟在俞修衡身后,穿过庭院茂盛的草木,向约好的议事厅走去。

张冠早就到了,他身后跟着张渠等俩位青州官员,在郁见深来了之后主动朝他颔首行了个礼,“郁先生。”

“张大人可是青州长史,这样岂不是要让我无地自容?”郁见深回礼。

“十几年前郁先生在京都时写的策论,下官也曾拜读过,当年先生的风姿实在耀眼,如果不是因为那件事,您也不会是现在这个小小的亲王谋士了。”

张冠还记得那是自己第一次参加春闱,不远万里怀揣着理想,在自己就着烛火苦读四书时,却看见当年意气风发的郁见深在酒楼被人众星拱月般围着,昔日的旧景和现下对比只觉得如梦如觉。

“过去的事不用再提,我如今只是个替渊王殿下办事的一介布衣罢了。”郁见深神情泰然,似乎一点也没有沉湎往事。

“那郁先生可知今日王爷召见,所为何事?”张冠问。

郁见深摇摇头,“不知,王爷虽然年轻但一向都非常有主见,或许…是对青州有了不同的革新吧。”

话音刚落,俞修衡便从门外走来。

富于春秋的亲王穿着一袭海棠紫的圆领襕袍,因为还未满二十所以没有戴冠,一头青丝用一支精致白玉发簪束起,腰上挂了一枚冰花芙蓉玉佩,眉眼舒朗,长身玉立,丰神俊秀。行走间步伐沉稳,通身散发出尊贵的气质。

张冠每次见这位渊王殿下总会不自觉的将姿态放低,此时他正携带着官员们弯腰行礼。

所以没看见身后还跟着一个玲珑可爱的方绾宁。

“不必多礼,大人们请坐。”俞修衡在首位上坐了下来,“今日请诸位大人们前来,是想和你们商榷讨伐海寇一事。”

“难道王爷已有策略?”张冠拱手问道。

俞修衡语气不急不缓,“大家都知道东洲多是山丘平原之地,江河也算不得多,而像青州这样沿海而建的城市少之又少。导致国内陆军强悍,海上力量薄弱,才会让海寇有可乘之机。”

“我们的海船体型小,吃水浅,载人载物皆是中等,而且还没有一支善水战的军队,这才在海上作战中屡屡失败,受海寇的欺压,抢夺百姓的财物,烧毁百姓的房屋,让青州变成今日这等苍凉模样。”

官员们都经历过往日的受难之景,纷纷露出哀戚愤恨的神情。

张冠出声道:“青州之弊,下官也知晓,但哀叹如今技术有限,再怎么造舟也比不过那海寇的巨船啊。”

“所以,今日,本王便要造一艘能匹敌海寇,或者更胜一筹的巨型战船。”俞修衡转头示意身后的方绾宁,“绾宁。”

方绾宁将准备好的图稿拿出来,平铺在面前的方桌上。俞修衡侧身让方绾宁站得更近些,方便她做讲解。

“大人们请看,这是一艘大型尖底战船,三桅,主桅杆高度可达到5丈,全船分四层,下层装土石压舱,二层住兵士,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,上层是作战场所,首部高昂,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,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,吃水12尺,远洋航行也不在话下。”

图纸上呈现出来的是一艘高大宏伟的楼船,底尖上阔,首尾高昂,两侧有护板,相比于青州之前的海船,这艘船能容纳更多的士兵与物资,能驶向更宽广的海域。官员们包括郁见深都被撼动不已。

“如此奇思妙想,真是未曾听闻。”

方绾宁又拿出另外几张图,“大人们,再看这艘船。这叫鹰船,体轻,两头尖翘,不辨首尾,进退如飞,机动性强。如果四周用茅竹密钉以掩护,竹间留铳眼,可冲入敌阵,实行突击。”

方绾宁一口气将鹰船,网梭船,子母船等战船都拿出来讲解了一番。

“如果我们东洲能装备上这等战船,还怕那群目无法纪的海寇嘛?”方绾宁小小的身躯因为要一处处给他们讲解船只细节,已经半趴在了桌面上,此时她正了正身躯,挺直脊背,目光灼灼。

在场的人一颗心胀鼓鼓的荡来荡去,充满着激动兴奋。

张渠却面露疑惑,询问道:“方姑娘,不知这战船是谁设计构想的?”

“是绾宁。”俞修衡在一旁替她回答。

张渠又问,“虽然这战船看起来高大如楼,如有神兵。但其中的细节之处何止千万,比如木材用料,龙骨的设计,如何做底仓防水,如何增加船体载重……这些难道方姑娘也知道?”语气有些小瞧之意。

方绾宁浅笑,“看来小张大人是个懂船的。”

张渠弯腰颔首,“不敢说懂,只是青州人皆行于海上,难免知道些皮毛。”

“既然你们世代在海上讨生活,船舶发展居然还能如此之差。怪不得青州受难那么久一点也没缓过劲儿来,如今还是一座荒城。”

方绾宁不客气的说,惹得青州官员的怒目。

“别这么看着我,我说的是实话。你们仗着陆军强悍,想引海寇上岸一举歼灭,谁知他们根本不中你们的计,光是在岸边用几支火弩骚扰你们几下,就急的跳脚,知道青州的船入不得远海,却一意孤行追击敌寇,最终几万精锐葬身大海。你们怎么还不反思一下?”

“海上已经被纳入了那群海寇的辖地,你们没有同等的武器与刀枪怎么敢和人叫板呢?就像我们东洲的北方,匈奴再仇恨我们也不会闯过边境,因为他们知道,我们军队的强弩,只要他们左脚踏入我们的国境线,右脚就得钉死在他们的土地上。”

方绾宁盯着张渠,言语戏谑,“小张大人,我回答你刚才的问题。“她又拿出几张图,是刚才所讲船只的内部重要零件的细节图,“我知道…不过我得和资深的船工谈谈才行,小张大人阅历浅薄,想来也不会很懂。”

“你个黄毛丫头,你……”

张渠刚开口就被张冠拦下,呵斥,“不得无礼。”接着拱手作揖向渊王赔礼,“王爷,方姑娘,犬子无礼,还请恕罪。”

俞修衡上前将方绾宁遮了半身,“恕罪倒不必,今日议会本就是为了青州抗击海寇一事,绾宁也只是说了本王心里的话。要想复苏民生经济,就得将外患清理干净。”

青州官员连连称是。

“张大人,现今青州能叫来多少造船的工匠?”俞修衡问。

”额,回殿下。青州的造船坊早已在三年前荒废了,能喊来的工匠可能寥寥无几。”官员吞吞吐吐。

俞修衡提声道:“什么?偌大一座城,都凑不齐能造出一艘船的船工嘛?”

青州官员们也万般无奈,大海已经不能作为他们的摇篮了,自然也没有船出海,造船就等于失业,会造船的也早就另谋他处。

“……下官无能。”官员们齐刷刷的下跪请罪。

方绾宁扶额苦笑,画了一晚的图稿即将沦为草纸?

“属下倒知道哪儿有船工。”堂内一直未发一言的郁见深突然出声道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