择文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择文小说网 > 伪装学生 > 第10章 第 10 章

第10章 第 10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没错,本以为表白失败后,是难过、伤心、失落,但都不是。

而是觉得自己的自尊心被对方踩在脚下,反复摩擦;是恼羞成怒到,想找个地缝钻进去;是心有不甘,想继续说点什么,深度阐述自己的真心诚意;是想指着对方的脑袋,劈头盖脸骂他一顿!

我早就深谙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的道理,但是自己的心理活动被作者白纸黑字写进书中时,一颗心还是会酸楚不已。

我想,这就是名著的魅力,能让读者在书的边边角角中,随时找到共鸣。

后来,斯佳丽仍然心不死,瞅准机会,又上演了几次告白。和阿什礼独处的机会总是很难得。

我心想,这不就是我吗,告白失败后,过了半年,好不容易逮住一个两人独处的时机,想当面说清楚,越挫越勇。

但是我最终没有开口,毕竟我不是斯佳丽,可我缺的从来不是勇气,而是坚定,这是我不如她的一面。

尽管斯佳丽成长后,也逐渐认清自己对阿什礼究竟是怎样的喜欢,但是我不愿意接受很多读者说的“她从没喜欢过阿什礼”的言论。

喜欢就是喜欢,哪怕最终突然醒悟——其间,夹杂着幻想和其他因素。

这一点,从埃伦(女主母亲)和菲利普(埃伦表哥)的故事中,也可以得到体现。

埃伦弥留之际,唯独念叨了表哥的名字,可是他们都没在一起过,估计彼此都不是很了解。这能说明埃伦对表哥的感情是爱情吗?难道不是丰富的想象和绝望的偏执更占上风吗?

然而,我们能简单地用一句“埃伦不是真的喜欢菲利普”作为定论吗?

我觉得不能。

不能忽略菲利普在埃伦心中的影响力;但要是深究,埃伦对菲利普所谓的喜欢,又占几分?

人的情感是复杂的,是交织在一起的,我们不能轻易地对别人的感情下定论。——这是我所想表达的。

书看了快一半,回家过年。

刚到家,我就迫不及待地跟我妈讲这本书,她说她也是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看的,没想到如今跟她讨论其中的一些细节,她居然还记得!

比如斯佳丽在亚特兰大被战火包围后,逃到娘家塔拉,发现家里也一团糟,需要种棉花贴补家用,她本想让家里的黑人下地,但是留下的黑人表示自己是管家的仆人,不是下地干活的——黑人之中是有分工的,最下等的才会下地干活。

斯佳丽心想,家里的仆人比自己这个贵族等级观念还重,于是只好自己下田干活。——聊到这里时,我跟妈妈都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
不过相较于我,数次为埃伦和斯佳丽的爱而不得伤心落泪,妈妈可要轻松很多,她说整本书读下来,只感到了爽,没有什么特别让人感伤的地方!

好羡慕我妈的钝感……

确实,这是一本女性的成长史,从无忧的少女到肩负起家族重担的刚强女子。她为了不挨饿,杀人放火也在所不惜;为了保住塔拉,她愿意牺牲自己,嫁给一个老头子;为了在战争中赚钱以取得安全感,她不顾城市的治安混乱、个人的安危,频繁穿梭在家与锯木厂之间……

战争夺走了斯佳丽少女时期的安逸生活,也给她带来了激发迷人魅力的沃土。

我有时会想,假如没有战争,斯佳丽可能只是个普通、任性、养尊处优的贵族小姐,很多优秀的品质也许就此埋没。

战争的爆发就像一面照妖镜,从斯嘉丽的邻居、朋友们的身上就可以看出,一部分人依旧沉湎于过去的好日子,在战后重建中过得一团糟;也有很快适应战后生活的,开面包店、研制药水等,渐渐把日子过好,走上正轨。

阿什礼和白瑞德就是这两派人的鲜明代表。

越是看到文末,越是感慨阿什礼真是个没用的男人。梅拉妮死前,享受着她的精神庇护;死后,又被一个女人托付给另一个女人,也就是斯佳丽——在保护他脆弱的心灵不受伤害的同时,还要保护他的男性自尊不受侵害。而白瑞德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,在任何环境中,都能混得风生水起,他和斯佳丽是一类人。

但是你要说阿什礼没有任何可取之处,那也未必见得,如果把他放在和平年代,他必定是相亲界追捧的高质量男性,他饱读诗书、才华横溢、文武双全、家境优渥等等。但是他抗压能力、适应力太差,相比之下,白瑞德简直是六边形战士,阿什礼具备的优势他有,阿什礼没有的他也有,唯一没有的或许就是斯佳丽的爱慕,当然到了最后,他也取得了女主的爱和尊重。

读完整本书,我对男主没有什么感觉。可能是因为我真的不喜欢大叔,影版演员的脸总是刻在我脑子里,不自觉就代入到书中;也有可能我已经被斯佳丽吸引住了全部的注意力,超爱她,以至于容不下他人。

只有在他对小孩子们异常和蔼时,我才有所动心。米切尔真的很懂女人,白瑞德后来也用这一招,顺利地融入南方的贵族,为女儿今后的身份地位铺路。

不过,但凡我也活在战争时期,麻溜地抱住白瑞德的大腿就对了,管他什么爱不爱的。

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,我想这也是斯佳丽嫁给他的主要原因,至于嫁给他之时,有没有感情,有多少感情,这就仁者见仁了。

战争是可怕的,比战争更可怕的是战后重建。南方战败后,残破不堪、百废待兴,百姓在强权之下,活得很艰难。自然,有斯佳丽这种敢闯敢拼、不屈不挠的剽悍女性,也有像梅拉妮这种以柔克刚、温柔且坚定的女性人物形象,很多人说她是埃伦的延续,描写埃伦的篇幅毕竟有限,而梅拉妮的人设更为丰满动人。

“亲和力”这种东西,可以说是与生俱来,也可以说是后天的培养,梅拉妮好像是这样一位两者因素都占的女子,十分难得。

起先,我对她无感,把她视为一个普通的善良女性,但是越看越为她钢铁般坚毅的性格所倾倒,别看她平时说话柔声细语,对谁都是谦卑有礼,身形也是小巧可人,更为她的性格增添说服力,但是一旦遇到原则性的问题,她比谁都坚定——对南方战争会胜利,坚信不移;战争后,不被蝇头小利诱惑,政治立场一如始终;对丈夫和斯佳丽的绯闻充耳不闻,作出理智的判断与回应……

她和斯佳丽的性格完全是互补的,有时想想,她们两个要是一直像战时,一起过下去,梅拉妮也不会因为孩子而早早地离开人世,但是我还是忠于原文的结局,尝试着理解作者这样的安排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