择文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择文小说网 > 伪装学生 > 第55章 第 55 章

第55章 第 55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听同学解释说,骑自行车的花钱请人家拉他们上去,然后再自己下坡。

我不解道:为啥要这样?

同学耸耸肩:可能是为了体验下坡时的爽感吧。

我们上车后,没着急回家,同学的朋友邀请我们一起去新开的世博园。

夜场票便宜很多,才30元一张,缺点就是有些地方晚上不开门。

里面真的好大好空旷,一些设施还在测试阶段,比如摩天轮还没开始运行,工作人员对新的工作地也没有很熟悉。

晚上游客不多,除了喷泉演出周围聚了一群人,别处比如北京园、长沙园等我们进去参观时,没有别的游客。

我们买了当天可以坐无限次的观光车,在园内走走停停。由于时间不早了,人也累了,还得开很久的车才能到家,所以这次有很多地方都没来得及去。

下次等世博园再“成熟”些时,去玩更有意思。

同学的假期结束了,我又回到了一个人逛吃、逛玩的状态。

可能是这次的成都之行即将结束,也有可能是那几天的天气好得出奇,我的兴致很高。

那两天,我去了浣花溪公园、成都人民公园,分别在川西茶廊和鹤鸣茶社喝了茶。

我更喜欢鹤鸣茶社一点,人多且有氛围感。价格的话,两家店差不多,要想追求性价比,我觉得可以去居民楼楼下,任意找一个茶社。

成都这种喝茶的店不要太多,我随便走在一条路上,就能遇到几家。我想,茶社在成都这么有市场,是因为符合成都安逸、闲适的大氛围吧。

“少不入川,老不出蜀”,这句话十分到位,难怪叫天府之国。

年少时就入川,不太符合传统文化中,先苦后甜的逻辑;老了老了,自然要寻一个舒服的地方待着,不轻易离开。

喝茶时,会有人过来问你,要不要采耳。

讲真,巨想体验一下,但因胆小而拒绝了——我总觉得耳朵太脆弱了,只能自己把握掏耳朵的度。

人民/少城公园里的人巨多,其中有一处更是聚集大批的中老年人。

刚开始时我还以为是什么夕阳红旅游团。定睛一看,一旁有两个窗口,排着两队人,一个是领表处,一个是交表处。

妈耶,原来我逛到相亲角了,不远处陈列着相亲人的信息,一纸一人。

本八卦人士,凑上前去,一探究竟:女子相亲是粉色的纸,男子是蓝色;咱就是说还挺讲究的。

浣花溪公园人则要少很多,更多的是当地的居民。

我有点累,居然在公园的回廊的长椅上睡了一觉。

同学朋友听了我的叙述后,直呼牛逼:你不怕手机被偷吗?

我说:不慌,把手机放在屁股下面,要是有人拿,我能第一时间察觉到。

同学总结道:你比四川人还四川人。

我笑着说:是啊,我是精神四川人。

确实,饭桌上,我比一桌四川人还能吃辣。他们说我在吃辣方面,有向精神湖南人发展的趋势;外省人避之不及的折耳根,我现在也可以从容下咽。

折耳根给我的感觉就跟吃榴莲一样,乍一口觉得好难接受,但是越吃越有上头的快意。

我专门留出一个下午,在成都独自citywalk。

选择了小某书推荐的一条高赞路线,有趣的是,很多游客或者当地人打卡后,会回到评论区及时反馈,目之所及,都是正向的言论。

这使得我更感兴趣了:我倒要看看,是博主的推广加托儿的无脑附和;还是纯粹是人民的呼声。

时间比较充裕,我结合了两个博主的路线一起逛。

几条路都靠在一起,本爱走路达人,一点也不觉得费劲。

按“人民公园-东胜街-斌升街-小通巷-奎星楼街”这条路线,逛吃逛吃一下午。

那天可巧,一直到中午都在下雨,我早上躺在床上睡懒觉,撑开眼皮,看着外面铅灰色的天空,感觉有点遗憾。

出门时还被提醒带伞,可当我坐地铁抵达时,雨停了。太阳含蓄地隐在云后,照亮了天光的同时却一点也不刺眼,空气中湿润且清新,城市洗刷后焕然一新,叶子上缀着水珠。

人走在路上,有种说不出的熨贴与轻松。

这几条路在宽窄巷子附近。

个人觉得,宽窄巷子商业化比较严重,大学时期去过一次后,我就再也没去过去。但是现在可以去网红熊猫爷爷那里买纪念品,自留或送人。性价比很高,都是有关熊猫的周边。

严重怀疑成都是一个以“熊猫立都”的城市,走到哪里都有各种样式、姿态、表情的大熊猫,商店里也挂满了熊猫饰品,甚至地铁二维码的正中央也是个小熊猫的图案。

当时我买完后,直接寄到老家了,足足有六斤,一共才花了不到二百。

我送给几个亲戚朋友,大家都是赞不绝口,表示从外观到质感都是杠杠的。

记得当时喝茶的时候,我也给青岛的旅客安利了一波熊猫爷爷,还向他们推荐了成都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景点。

在社会主义教育多年的熏陶下,本人还是有点争当主人翁的精神的。

对于博主推荐的citywalk路线我相当满意,跟同学眉飞色舞地描述了有多好逛之后,不久她就把我这条游玩路线要过去,亲历了一遍。

我真的好喜欢各种手作店,寂静的街道,高低错落的房屋,三三两两的行人,文艺感氛围感拉满;还有各种小吃店,一人食很友好,强推奎星楼街,本人从街头吃到巷尾,还有个挑着扁担的爷爷在叫卖,可惜他边走边和别人聊天,没听见我深情地呼唤,因此没看清他在卖什么好吃的。

有些食物没必要非在成都吃,但钵仔糕、糖油果子、蛋烘糕、凉糕等等这些肯定是要尝一下的,这些食物并不像冰粉那样成功地闯入各大城市,它们更有地域特色的神秘感(不是说只有四川才有的意思)。

不过,我居然至今没去过大名鼎鼎的玉林路,真是有点不可思议。

明年回成都,我肯定是要去的。

我早就说过,出门玩时,我总是会有i转e的倾向。所以我想,出门旅游的益处不在于打卡了多少景点,而在于人状态的改变,比如更加开朗和活泼。

这次无需我自己观察,从同学话锋的转变中,就可窥见一二。

——晚上我跟她聊起当天的见闻时,她总是露出吃惊的神色。

刚开始,同学说:你不是i人么?

我:铁定i人。

后来,同学存疑:你是e人吧?

我:i人!

最后,同学不容我置喙:你是e人!

大概就是和陌生人聊天;问外卖小哥怎么不送外卖,改做摩的生意;在饭馆跟老板调侃饮料价格;在公园睡大觉;跟卖茶叶的砍价……

这些我在本地不会做,却在旅行途中“任意妄为”的事。

成都很好很好,但相聚总有离别时。

我心情有点低落地拖着行李箱在春熙路那边坐机场大巴,行李放上去后,我准备回应下大自然的呼唤。工作人员是个大叔,他说还有九分钟就发车,你去附近商场里上完厕所回来,肯定是来不及的,建议坐下一班。

我问:那下一班车是什么时候?

他说:二十分钟一辆车。

我又把行李箱取出来,去一旁的ifs上了个厕所,谁知一出门就是fila的门店,仿佛福至心灵般,我想到我有一张200元的无门槛优惠券今天过期,而我打开小程序随便扫了一眼,就看见一个价格刚合适的粉红色拖鞋。

进店试了下,果然满意,开心地拿下。

出来时,车差不多还有两三分钟发车。我把行李箱重新塞回去,一抬头时,正好跟大叔四目相对。

我秒懂他那种会意而欣然的眼神,意思是 “你看,我没说错吧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