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是话不投机。
他继续伏在案板上,顶着一双老花眼,一会看下手上的发票,一会盯着手机屏幕输入需要报销的数据。
我坐在办公桌的一侧,百无聊赖地翻着手中的论坛杂志,上面有一篇师兄刚发的论文。他让我看看人家,再看看自己,整天在忙着什么。
我陷入了沉默,心想,我可能不适合搞学术。
只求毕业,万事大吉。
就算要继续读书,我也不会读现在这个专业——太过空中楼阁,根本不可能落实在现实生活中里——貌似很多学术成果都是这样;最重要的是,这两年,我意识到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。
等他忙完后,才想起我的开题报告。
呼,终于,没有全盘否定。
因为这次他问我题目时,我加了个定语——您给我定的题目。
防止他老人家记性不好,总是见一次推翻一次。其实之前的每一个题目,都是他言之凿凿的定论。
我观察下来,他并非记性不好,但总是多变。
他这次细看了,提了些具体的要求——这就好办很多了,我有了修改的方向。
过程比我预想的要丝滑很多,没有像前几次那样敷衍我了,呜呜呜,感谢祖国和人民。
临走前,我又找他约时间,因为开题前,肯定还是想找他帮忙看下的。
他说:到时候再约。最近很忙,周末都在xx(隔壁城市)上课。
我说:老师您辛苦了。
他有点惊讶:没想到有一天,也能从你嘴里听见这句话。
我赔着笑,心里则是一个大写的问号。
出了学院楼后,我飞奔到食堂吃饺子。
还好,一点多了,食堂的灯都关了,但是卖饺子的窗口还开着。
煮饺子的大叔问我:怎么这么晚才来。
我说:刚去见老师了呀;不过,你们这个窗口,饭点来肯定是要排队的。
他笑得特灿烂,跟我说了点什么。
我虽没听清,但也跟着傻乐。
真的好喜欢吃他家的东北水饺。
可惜搬家后,我在新校区吃饭的次数,屈指可数。
还记得我那张天杀的水果卡吗?
我当时脑子肯定是不清醒的——快搬家了,还在之前小区的水果店充了钱。
今天我想起来了,就去买了水果,转了一圈,也就西瓜合我心意。我挑了半个西瓜,掂量了下感觉不是很重,从江宁坐地铁拎回去,看起来还不算太傻。
到了地铁站,安检的工作人员好奇地问:西瓜都上市了哇!多少钱一斤?
我笑着说:是啊是啊,四块九一斤。还是美都的哦!
4月17日
5点55分的时候,我醒了一次。
看向窗外,天气不好,下着不小的雨。
入睡前,我总喜欢在床上来回翻滚,把身下的被褥弄皱了,躺在上面有些硌人。
可要是我起身收拾平整的话,再次入睡可就困难了。
我把枕头拿起来,扔到床尾,也是更靠近窗户的位置。
因此,雨声变大了。
恍惚中,我想起许嵩写的一句歌词“海上三日无言,卧听雨打舷”。
虽然我不在船上,但我小时候总是幻想着,床是一只船,在我睡觉的时候,它载着我驶向不知名的远方。
我定了7点的闹钟,想早起去莫愁湖公园,锻炼身体。
去年就被房屋中介安利过,虽说这位兄弟已经悄悄地跑路了,但我还是记得他说的话,每天坚持在这边锻炼,瘦了多少多少。
看了眼手机上的天气,昨天就说今天不下雨,今天的天气预报还是嘴硬地显示不下。
我还是有点迷信天气预报的,心想,说不定等我醒来的时候,外面雨就停了。
雨后的在公园散步,或许更有感觉。
事实证明,我想多了,这场雨一直持续到下午。
下雨天,没有要紧事,我是不出门的,所以计划又被打乱。
我哀嚎片刻,按掉闹钟,继续睡。
起床后,依旧是坐在电脑前,看书、写东西,跟朋友在小群里偶尔聊两句,乏善可陈。
吃过午饭后,坐在小房间里,听着雨滴落在雨棚上的声音,我又开始晕晕欲睡。
我跟朋友说:下雨天,真的好适合睡觉,我又想躺回去了。
朋友说:有何不可?
我有些不好意思道:可是我九点多才起来。
说归说,当我感觉自己的精神越发涣散时,还是合上书,又躺回了床上。
一觉醒来,发现三点多了,我睡了一个多小时。
还好还好,不算太晚,要是一觉睡到五六点,那我这一天都不可能开心了。
看来以后睡前还是要定个闹钟,不然睡午觉跟赌博似的。
我很讨厌下午睡觉,傍晚降临时醒来的感觉:一是觉得自己这一天什么都没做;第二点,也是最主要的一点,这个点醒来,有种被全世界抛弃的失落感,内心十分空虚难受;三是晚上铁定入睡困难。
随着气温逐渐攀升,早起变得容易。
我想着,以后的作息可以改为无论多晚睡觉,早上早点起床,中午补个午觉。
精力充沛地坐回电脑前,开始修改开题报告几处要大改的地方。
花了近三个小时,终于全部搞定,我想在开题前再给导师看一眼,应该就没什么问题啦。
已经跟朋友说好,开题答辩前,先在她跟前模拟一遍。
想起两年前的考研复试,也是在朋友面前一遍又一遍地讲。
当时,朋友同办公室的同事调侃道,我俩忙得像着火了一样。
感觉像昨天发生的事,没想到都两年过去啦!
天气冷的时候,家里蹲一周都问题不大,最近我更喜欢没事就出门走走。
六点多,雨早就停了,我决定出门买个晚饭、取个快递。
网友推荐了吕记肉夹馍,其中有一家店就在我附近,直接步行过去。
买了个纯瘦肉的肉夹馍,真的巨大一个!等待制作时,一旁的两个男的也一直在感叹,肉给的太足了!
想“饼-肉-饼”这么一口下去,人类的嘴是不大可能实现了,可以三选二这么啃。
吃的时候,馍里夹的肉,稍不注意就会往外面蹦,塑料袋里也全都掉的肉肉。
很扎实的一顿晚餐,吃完一整个后,像一块板砖砸进胃里。
作为南方人,面食对我来说,更像是调剂品,面条除外。
偶尔来这么一顿还行,日常还是更喜欢吃米饭,以及一些带汤带水的食物。